铜陵沿革
栏目:史料整合 发布时间:2014-07-24

据《诏安县志》、《漳浦志》、《铜山志》、《东山县志》记载:东山岛在周朝之前为九州之扬州地。西周、春秋为七闽居住地。战国时属越地。先秦时期为闽越族地。秦王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属南海郡东境。秦末为南越王赵佗据地。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属“南海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入属南海揭阳地至三国。东晋义熙九年(413),朝廷在蒲葵关(今漳浦盘陀岭)以南建绥安县,东山岛随之入属广州义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绥安县并入泉州治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入闽戍漳设漳浦、怀恩二县,东山岛属怀恩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撤怀恩,东山归属漳浦县,至宋、元。

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因防倭而在铜陵筑城垣,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安城。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十五日,置铜山水寨。(“铜山”溯源取自铜的“铜”字,取铜陵古名东山的“山”字。)洪武二十六年(1393),铜山设守御千户所城。铜山改名铜陵,又叫铜海(包括铜村)。明嘉靖九年(1530),诏安建县,嘉靖十年(1531),以铜陵东坑石桥仔头为界,(现人民市场入口处以下,上至琥珀井龙巷直至草厝顶南诏馆)石桥以东城区仍隶属漳浦县称六都五图。石桥以西隶属诏安县称五都地,因此,铜陵(铜山)被割为漳埔县管辖。清康熙十九年(1680)四月,清副总兵詹六奇奉令复界,重修铜山所城,铜陵改为镇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东山全岛归属诏安县。宣统二年(1910),诏安县将东山岛设为自治区,分上区(铜陵)、中区(今康美、西埔、樟塘、前楼、杏陈)、下区(今陈城镇)。民国元年改住县佐。民国五年(1916)五月一日正式宣告福建省东山县成立,省派曹桢为东山县第一任知事,管辖本岛及其周边诸小岛和古雷半岛。因铜山与江苏省的铜山县同名,县名仍称东山。县治设在原铜山所城,即铜陵,铜陵称为城关。

民国二十二年(1933)5月,县境划为五个行政区,城关为第一区公所。民国二十三年(1934),开始建保甲制度。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月,铜陵城区分别设置正义镇和公道镇,划分二十保。正义镇有尖石、顶街、下街、铺山、城边、箭场、南门、前街、打铁、澳街等十保;公道镇有后街、关隘、衙顶、下田、石鼓、琥珀、东坑、桥雅、后宅、后厝等十保。后合并为公正镇。

1950年5月12日,东山解放。铜陵为县辖第一区,称为城关区,为区公所和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区辖13个街。1950年8月合并为中山、下田、桥雅、码头等4个街。1952年小改九个街。1954年城关区再组合为5个街。1956年3月县政府从铜陵迁驻西埔,留驻铜陵的政府机关职能部门有海防部、水产局、闽南场指挥部、二轻局;改革开放后增设海关、商检局、港务局、口岸办。海防部沿革为对台工作部和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城关区改名城关镇,镇人民委员会驻桥雅街。镇辖五个街:顶街、下街、码头街、桥雅街和九街。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东山县人民公社。城关镇改为城关人民公社,辖4个街9个渔业生产大队和2个农业生产大队(铜兴村、铜村)。1975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在同一区域内分设城关镇和铜山人民公社。城关镇下设4个街和城关农业生产大队,原铜陵辖区的铜生产大队划归康美人民公社。铜山人民公社,是由在同一区域内的以渔民家庭组成,下辖4个办事处和10个渔业生产大队。1980年4月13日,撤销“铜山人民公社”归城关镇管辖,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1985年,根据中央(1984)恢复乡镇建制的指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铜陵镇。1994年东山县人民政府向福建省人民政府申请县改市,为凑足县所在地居民人口数,便把铜陵并入西埔镇行政区域,于同年9月3日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复,撤消铜陵镇建制。铜陵镇因此被隐名,从地图上被抹掉,但铜陵镇的政府功能依然存在,成为东山岛内有名无藉的“虚拟镇”( 见《东山县城乡地名全录》,2007年7月县地名委、民政局编)。时隔15年后,于2009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铜陵镇藉名。现有11个行政社区和1个行政村,即:顶街社区、公园社区、下田社区、演武社区、桥雅社区、大沃社区、码头社区、苏峰社区、桂花社区、文峰社区、铜亭社区和铜兴村。

铜陵,从明洪武置铜山水寨后六百多年乃至东山建县到1956年一直是东山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铜陵,是与台湾南部地缘距离最近的一个海洋古城,是“东山陆桥” 始发地。考古学家发现并证明了一万年前的台湾海峡浅滩从东山(铜山)经台湾海峡东南部和澎湖列岛,一直通向台湾的台南,并于1981年将这条台湾海峡浅滩称为“东山陆桥”。1987年冬,考古界的科学家发现了震动考古界的“东山人”, 台湾台南左镇菜寮溪发现的“左镇人”, 台湾学者宋文薰推断这应是在距今三万年前,从东山岛经“东山陆桥” 迁入台湾的。这一重大的发现更加说明了铜陵在闽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两岸地缘关系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