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化现象初探之二 孙用川
栏目: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15-03-04

当前东山文化活动的现状以及不足
我们可喜的看到,今日东山,从事文化弘扬工作的人士之众、范围之广、成果之丰硕、年轻人参与热情之高涨、乡人之关切,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
⑴近几年来,很多热心于弘扬东山优秀历史文化的人士做了大量工作,譬如,关帝文化一系列著作的问世,考古文献的研究、整理、著述,《关帝圣灵》、《海峡陆桥》、《地灵人杰话东山》、《东山风物》丛书、《东山岛见闻》、《铜陵记忆》、《东山方言音韵字典》等著作的出版,以及 “爱我铜陵”系列丛书(《铜山志注译》、《黄道周年谱注译》、《唐朝彝》人物专著、《近现代铜山学人》)的出版,都是前人未曾涉足的文化弘扬情事。还有大量书画集的出版,也成果不菲。
⑵政府重视加上不少有识之士参与,致力于古迹、名人故居的逐步修复,初步取得一定成果。例如关帝庙的装修、顶街路的改造、南溟书院的修葺一新、抗战烈士陵园的重修、唐朝彝故居的率先修复等等。
⑶书画、诗词、楹联、谜语的创作成就斐然,文化城、书画展、画廊、陈列室等文化设施日益发展。
⑷全县范围以及社区、团体、学校、民间的文艺活动十分繁荣,传统音乐戏剧逐步恢复,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山歌册广泛传唱并创作了一些“旧瓶装新酒”的新内容唱本,东山已被文化部确认为福建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
⑸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不断涌现,如海西书画艺术促进会、石斋画社、御乐轩南音社、天华音乐社、桂花文艺队、兴华武术馆以及中小学、社区的文艺团体。还有各个角落类似文艺沙龙的文学、诗词、楹联、谜语、书画、音乐等民间团体友好交流活动逐步盛行,学术氛围浓厚。有的利用网络手段开展了“群”的交流提高活动。
⑹好多文化人创造出丰硕的成果,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个人出书和团体出书的热潮正在加温。
⑺还有更多的热心人士设立博客发表文章,建立了各种信息网页,互联网上东山的文化信息随处可见,有的获得很高的点击率。利用微信迅速传播信息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⑻寺庙文化、姓氏文化空前活跃。
⑼还有不少文化界达人为了我们优秀文化的代代传承,默默地潜心培养下一代文化工作者。
⑽文化情事正在通过业余教育、图书推广等方式向广大民众传播。
⑾很多中青年文艺爱好者乃至文艺精英不断涌现,有的身处文化艺术界高层。年青一代,乃至中学、大学在校学生,不少人有志于研究历史文化,有的学生写出了很有深度、文笔犀利的文章。年轻的女性文化艺术工作者不断涌现,锋芒不减,,巾帼不让须眉。
⑿我们还涌现了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一级厨师。
⒀与台湾、金门、澎湖的文化交流逐步深入,领域更加广泛。
⒁文化元素广泛渗入社会各种领域,如市政建设、庆典节日活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企业行为、居家装修、家庭聚会、群体聚会,乃至婚丧活动等。
⒂文化发展的研究团体、促进团体的建立以及民间人士的呼吁,对东山历史文化的弘扬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⒃民众关心文化事业,企业界人士关注和支持文化事业。
……
这一切都是我们做好文化弘扬工作极其有利的基础。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有一些不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主要是:
1、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古迹(包括自然景观、公共文物和名人故居)逐渐荒废,有的已经流失或毁坏,让人无限惋惜;有的濒临毁坏,急需我们来修复、抢救、重建。1986年1月10日,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提出,“需要警惕对历史文物的‘建设性破坏’,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指建设性破坏)来换取其他方面发展的”。我们东山也必须警惕类似现象。
2、足以显示东山文化底蕴的历史掌故、人物事迹、民居民俗、工艺、艺术成就、人文传统,有的已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化,到下一代恐怕所知甚少了。有的已经失传,无可补救,使我们扼腕;有的濒临失传,必须加紧深入抢救、挖掘、钩沉、书写、发扬光大。比如,国内学术界高层和不少地区设有专门的黄道周研究机构,出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漳浦等许多地方的黄道周研究,从某种角度上说,还比我们持久和深入,这岂不使我们“石斋故里”的后人感到有愧。又如唐朝彝,最近我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清史、省志、府志都有详尽的记载,龙海、云霄、南靖等地都有很丰富的史料整理,而此前我们却所知甚少,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文史资料有不少还是从新加坡、台湾等地传入。这都说明我们的文史研究还有很大有所作为的空间。
3、上述所做出的成果,大都是零散操作,个人独立所为,力量单薄。在总体上收获比较丰盛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诸如运作无序、流派复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入较多,有的时见差错、私下是非评说不一等问题(学术观点可以争鸣,历史事实却不容随意臆造、杜撰、篡改)。有的文史作者淡视对历史、对文化、对自己、对祖先、对后代负责的要旨,撰写粗糙,量多质次。有的势单力薄或缺乏经济上的支持,难以形成成果。这都急需我们加以从精神上鼓励、从物质上支持,从指导思想和专业水平上统筹、协调、讨论、甄别、整合、提高。有的需要力求避免差错失真,克服无效的重复劳动,分清积极元素与消极元素等,以免贻误后代。
4、长期以来,文史界对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有“橄榄形”的状况,即明清时期广泛而深入、丰满,明清之前史实的挖掘和民国以后文化延续的彰显比较单薄、零散。尤其对“五四”以后民主、科学、进步等积极元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挖掘和弘扬较为薄弱。
5、文化产业的运作与文化内质的提高如何有机结合,文化的正本清源与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如何相得益彰,还缺乏完善的切合点。庸俗、低俗、媚俗文化在社会上时有出现。有的人从事文化工作不是脚踏实地、注重基本素质的夯实,而是哗众取宠,靠炒作和造假成名。文人相轻的习气还相当严重。这一些,都有悖于我们优秀的文化道统,有愧于前人的优秀风范。
6、文化活动的场所比较缺乏,如公园、体育场、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等,远远满足不了群众性文体活动和休闲歇息的需要。
7、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整治和环境治理,措施不力,举步维艰,各个利益群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眼光短浅,阻碍重重,未形成合力。